沉澱是發生化學反應時生成了不溶於反應物所在溶液的物質。
事實上沉澱多為難溶物(20℃時溶解度<0.01g)。從字意上理解就是指有一種物質由於密度比它所在的溶劑或溶液大且又不溶於它們從而沉了下去。
沉澱是需要時間的,特別是心情的沉澱。
這段時間下來,我有點倦怠,其實我的事情一直都很多,但我從不吝嗇的花用我所剩餘的時間去幫忙身邊的人。
甚至常有人MSN上丟來,這程式怎麼解、這問題怎麼處理、這個是什麼,我就會幫忙,找得不亦樂乎。
也許吧,我是好人,我樂意的去幫助身旁的任何人。
高中時的我,當了三年義工,我今天會這麼黑,有一大部份是高中曬的,皮膚會那麼糟也是這樣的原因吧。
高中三年的生活,我沒有午休,每天中午協助全校回收資源垃圾,幫學校賺進不少環保基金,每天中午都汗如雨下,所得到的只是成就感。
三年的時間,我還創辦的環保服務社,全社有三百多人,雖然沒什麼了不起。但一個社團的從無到有,以及一堆規劃的事情,讓我成長了許多,我知道我做出這些事情是能幫人的。
除了學校內,我還跑去家扶中心、殘障服務中心,協助辦了許多活動,希望能盡自己的一小點力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那段時間,我得到了人生中無比的成就感。
但,那就如何,還不是過去了,如今我也不再提這些往事,也不再覺得當時的成就有多了不起。
大學之後,我也一直盡可能的在幫人,但不為了什麼,只為了能幫忙,讓人家少點困擾。
研所時,我義務幫忙某醫院撰寫系統,錢連問都沒問,因為我知道那系統寫出來後,能幫到一些人,當時我真的非常的熱血,我真心希望能幫到一些人。
如侯文詠所說的,多寫幾篇文章,倒不如試著去救人,一生救到一兩條命,也就值得了。
話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所以當你能救到兩條以上,你應該就功德無量了。
所以我非常樂意去幫忙寫系統,開心的付出我自己的時間,我知道我做得事是非常有意義的。
我是心思細膩的人,也蠻常有感觸的,研所時看過李家同所寫的老張的故事,我還回了我們老師一封信。
* * * * *
後記:
這是盧老師轉給我的一篇文章,我覺得很棒,也很有感覺,所以當下就回了信給他,底下是我信中的內容。
Dear 盧老師:
看完之後,我有許多的感觸,昨晚我才剛看完公共電視所撥放的節目--科技遊俠 溫世仁,提到了他不平凡的一生,也談到了他在五十歲後的生活,他在五十歲已經很有錢了,他大可跟目前台面上的這些科技大老一樣,努力的追求更的利潤讓自己的公司更加蓬勃,也可以像張忠謀、林百里一樣揚名國際,但他沒選擇這條路,他選擇回饋社會。
他去了中國,想要開發中國的西部,希望可以花十年的時間把西部發展變成跟東部一樣,而環境確還保持原本美好的西部風光,他想透過網路科技來去改善西部,在影片中,我看到黃羊川的農民透過網路把農產品銷售到他們從未去過的地方,而也加大了他們的收入,溫世仁也將這個模式成功複製到七十四個落後的村落,這之中他也拿出他的財產成立扶植農村資訊化的公司,雖然只有五千萬美金,但的確為落後的西部人民帶來一些進步。
看到了中國農民的生活,不禁讓我感嘆,當我悠閒的坐在電腦前面,不知道有多少人正辛苦的拿著鋤頭在流汗,我自己也是鄉下長大的小孩,我也做過不少農務,不過我沒他們那麼勞累,因為我不用擔心沒飯吃、沒書讀,而他們是早上五點就要起床工作,然後一有空閒就拿書起來看,還得擔心天氣不佳收成不好,而且這在中國還不是只有一個黃羊川是這種狀況,是大部份農村的寫照,光中國就這樣了,我不敢想像印度及非洲的慘況,所以當我們能坐在電腦前就已經不知道比這些人好命幾千萬倍了,這都是現在許多年輕人不知道的。
老張的一句「80%資源被20%的人消耗」讓我有震驚的感覺,這是多麼可怕的狀況呀,文明的人們一直在探討著人權公平,但實際上一點都不公平,看完這篇文章我還是不知道我能幫這些人什麼忙,也許我只能少浪費一些資源吧。我也想起侯文詠在他的有聲書中所提及他當年為什麼選擇當醫生不當作家,因為他覺得當醫生至少還能救些人,也許行醫二十年還能救個兩條人命,當作家就只能胡言亂語,當年還在讀高中的我,也提醒自己未來一定要做些能幫助社會的事,所以之前做醫院的系統我根本連價格都沒問就做了,只希望我的系統能減少病人的一些傷害,也希望對人類有一點點幫助。
其實這類的文章還蠻常見的,而每個人也都知道這個觀念,但會去實行的人有多少,我就連在路上看到有人大燈沒關我都會叫他關掉,因為這樣會多浪費一些石油,在高中時我也擔任全校的環保隊隊長,負責全校資源回收的業務,光是收到的用餐紙盤,一個中午就不知道得砍掉幾顆樹了,而我每天都還是會收到一堆資源,希望它們都能被重覆利用,但那些沒回收到的資源呢,就在你我的隨手之間被浪費了,反觀我們今日的政治、生活、商業,無不是在浪費資源,也許他們都懂得愛惜資源的重要性,但做到的人有多少,我自己也常常會忽略這個觀念,也只能在日後多加提醒自己盡量的去愛惜資源。
總之,這篇文章讓我有許多感觸,加上昨天的溫世仁的故事,我開始思索我的人生方向,最近一直有個念頭,只待在台灣所看的世界真是太小了,也許我該到處去看看,多了解這個世界,盡可能的讓自己多去幫忙別人,也許這就是我這生的價值了,也是我們在寫論文時常會提到的貢獻,希望我的一生能多少有些貢獻。
由 DengYang 發表於 01:23 PM | 迴響 (0) | 回到主頁面
* * * * *
我的確是看一個小節目,就會有很多感想的人。有時也覺得自己這樣很煩,但這就是我,就是這麼樣多愁善感,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我今天沒辦法走到現在,又或許能爬得更高,我也不清楚。
我喜歡廣結善緣,明知道你在利用我,但我答應了你,我還是會幫忙做出來。
我就曾經這樣被人家利用過很多次,包括幫人家寫完一整個系統、教課、寫文件、送東西,很多時間不是我不懂,更不是我笨,只是我覺得,就能幫上忙就好了。
拜託,就連眼鏡上有一顆微粒都會讓我覺得不舒服,你就知道我抓感覺這種東西有多準了,所以我覺得不會不知道一些細微的事情。
除非,我不想面對,我連看都不看,連想都不想,否則很少事情會讓我看漏的。
所以其實很多的人的心態、想法,我大致都能猜到。
很多人喜歡交代我做事,因為我很好用,交代了什麼都會做好好的,而且又有完美主義的想法,所以不到完美不罷休。
但,我存在的價值,絕對不是我好用,也覺得不是我幫得上忙。
我也很有趣,也很愛玩,也懂很多東西,更不老古板,我不懂,為什麼我幫不上忙,當不成工具,就沒價值了。
有人對我這樣說過「你對我們來說已經沒利用價值了,所以我們不會再理你」。
也有人這樣對我說「既然你幫不上忙,那就別當我朋友了,幫不上忙,我還要你幹嘛」
更有人說「這個你不會喔,算了,以後不會再找你了」
似乎,都是我的錯,是我幫不上忙。
但,最近下來,我看清楚了,不是我的問題,是你他媽賤人的機八心態。
幹,老子是人不是工具,更不是機器。
我有脾氣,我也很有個性,只是我希望跟人好來好去,我不希望場面難看,所以我常大方助人。
苦苓跟侯文詠的那捲有聲書,裡面就有說過。
「朋友要交,要交酒肉朋友。什麼良師益友,少交為妙。」
原因很簡單,酒肉朋友一定是找你玩樂的,當你心情不好他們一定很快樂,因為他們知道你會跟他們出去。跟他們在一起只有歡笑,沒有負擔。
反而是良師益友,每次出門就開始唸經(像我就是該死的良師益友),說你這樣不行、那樣不對,無聊死了。偶爾還會說你要怎麼規劃你人生的屁話,這種事不用旁人廢話,會想的人就會想,不會想的人到他進棺材還是一樣。
是的,我想當酒肉朋友,也只想交酒肉朋友。別跟我瞎哈啦說我是什麼良師益友,我白天的生活已經夠無聊了,我的工作已經夠良師了,別讓我的朋友生活也是這樣子,我會很倦。
我不是很想再去幫人了,不是我不想幫。
而是被我幫的人,心態是錯的。很多人總覺得是應該的,覺得我都會幫他們做好,都不用求我,也不用拜託我。
拜託,光其他地方的行政人員請我去上課,拿著一堆錢說請你來教,都要三請四求的。你他媽什麼東西,什麼叫我應該幫你的。
我真的不想再去幫人了,我想沉澱一下。
這四五個月來,伴隨著白色巨塔的撥出,以及我生活中發生的事情,讓我漸漸看透人性的可笑。
也許我面對的人,每一個都越來越不單純,所以我不能再用一般的心態去看這些人。
面對人,我得考慮帶上防護用具,別再去當所謂的好人。
* * * * *
我底下有好幾個碩士供我差遣,不是今天才有,以前就有了,但我從不叫這些人幫我做事,可以的話我都自己來,因為我知道他們沒欠我什麼。
就連以前我碩士班老闆,影印、借投影機、改考卷,也都親自來,是後來我去跟他說我可以幫他做,他才漸漸轉交給我的。而後,他每次也都會跟我說好幾句,謝謝你。
我受他影響不少,所以我不喜歡叫學生幫我做事,更不喜歡使喚學弟,否則應該很多人樂意幫我做的,但我都自己來。
很簡單,因為他們沒欠我任何東西,這是我份內的工作,本來就該我做。
* * * * *
我平常沒事都會關心週遭的人,無論是有心還是無心,我都會去與他聯繫。
很常有人接到我電話第一句就問「有事嗎?」
我通常會說「沒事不能找呢?朋友又不是有事才會找的」
這是我的心態,但我確很常接到,打來劈頭就說「ㄟ,你可不可以幫我......」
連個基本的瞎哈啦的開頭都沒有,一打來就是可不可以幫忙做什麼,說實話聽了好幾次,我都想回「不可以耶!」。
等我沉澱吧,沉澱完後我會清楚,什麼是我該做的,什麼是我不該做的,我想我會看得很清楚。